• 介绍 首页

    重生明帝,但大明已经没了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重生明帝,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321节
      他们大概还要在这里呆一个月左右
      在这期间,之前五年以来的各项成果,会被拿出来一一答辩检验,然后对接下来五年的各项政策进行调整。
      当然,人事变动自然是重中之重。
      随着内阁换届引发的人事地震,内阁五相,三个要退,七部、都察院、枢密院等等,都会迎来一次巨大的人事变动。
      虽然大家表面上还没有戳破,但私下已经开始互相串联走动
      是人,就有亲疏远近、喜怒哀乐,更何况作为朝廷高层
      年仅和资历恰当的,当然希望能够借机更进一步,即将退下的,也希望能由自己亲近的旧部或者同事接任。
      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而那些占更大多数的中下层官员,也期待着随着牵动而空出来得职务,能由自己的一席之地。
      谁上谁下,每个动作都是重若千钧
      不过自从到了七月份后,南京城里,有关幕府山朝会的议论倒是少了些。
      河南、湖广大旱
      在这个时代,任何影响到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,都是朝廷的头等大事。
      什么对外扩张,军国要务都得靠边站
      尤其以旱灾最为严重,因为一般而言,旱灾和蝗灾往往是紧随而来的,如果处理不好,很容易造成连锁反应。
      于是乎,本该出席朝会的河南总督朱天麟,和刚上任两年的湖广布政使吴炳缺席了朝会。
      朱由榔同样相当重视,由财部播发转款两百万元,并五十万石粮由江南入两省救灾。
      不过更重要的是,因为这事,原本计划对西北的用兵方略恐怕要推迟了。
      因为西北用兵,必然从川陕豫晋四省调粮,江南纵然再富庶,但万里迢迢转运西北,损耗太大,而且那样做也没有意义,如果北方都不能自足,就算占了西域又有何用?让江南养一百年吗?
      不过这些杂音,倒是没有影响到朝会的进行,大家都屏气凝神的迎接这一次五年一度的政治风暴。
      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  陈子壮作为次相,位次仅落在首相瞿式耜之后
      六十五岁的他,须发已经斑白,不过精神头还算矍铄,肃穆坐在仅于天子之侧的宰执位上。
      这空旷的院落之中,虽说是君臣坐而论道,但还是有尊卑之别的。
      内阁宰相和李定国自然是坐在天子近侧,而再往下,才是各部院、督抚大臣,再往下,便是各部主事官员。
      林林总总两百多人,刚刚能把并不算广阔的院子坐满。
      首先开始的流程,不是像上一次那样直接抛出议题
      而是审计
      这些年来,朱由榔在内阁帮助下,大力推进审计制度的建设。
      现在大明朝廷,中央有审计署,主官审计都御史,为正三品独立衙门,不受各部辖制,直属内阁,言达天子。
      地方上,省一级有审计监察使,位在布政使下,虽然级别不高,但却上达天听。
      而其下府县,每年一小计,五年一大计,是官员升迁贬斥的重要依据。
      以前从光烈元年以来施行的巡视组制度,在审计制度健全以后,反而更加制度化了。
      过去的巡视组,还需要找切入口,慢慢查,现在直接从审计数据入手,然后核对地方实况,如果不符,连带监察部门在内,都得吃瓜落。
      而审计和都察院,说起来都属于陈子壮主持的工作范畴
      朝中大都估计,以陈子壮的年纪,很可能还会再任一届内阁。
      但大家却都不太看好陈子壮能够接任首辅,倒不是资历问题,作为光烈元年的从龙老臣,毫无困难。
      主要是,陈子壮其人,对于新政一向颇有微词,甚至由于主官都察院,屡有弹劾。
      故而,大家更看好张同敞。
      第72章 整肃(上)
      朱由榔坐在上首,宛如木雕般听着下方各个部门和行省的负责人,相继上前,在众目睽睽之下,做着自己衙门这五年的工作报告。
      然后在内阁宰相们的议论声中退下
      这五年来,大明的发展速度不愧为不迅速,无论从哪个方面而言
      首先是财税方面,其实从光烈八年到十年,这三年间,朝廷整体的财政一直处于小规模亏损和赤字状态中。
      倒不是说有什么财政危机,一方面是要还之前的国债,另一方面,也是因为对北方恢复的持续巨额投入。
      只是三年间,朝廷为了迁移户口,安置流民,赈济灾荒,组织生产,修缮水利,耗费钱粮数以千万计。
      而且还相当大方,对整个北方各省,免税一年,半税一年。
      这还只是整体,如果是刚刚安置的流民或者移民,先是免税两年,然后半税三年。
      直到光烈十一年,随着北方各省免税期过,开始征收半税,财政才算是逐渐有了富余。
      这也是为什么一直拖到光烈十三年才向东南亚动武的原因之一
      不过,这一切都是值得的。
      北方的恢复速度,比朱由榔想象中要快
      直到光烈十三年,北方各省钱粮都可以自给,在无需供养京师的情况下,甚至有不少盈余。
      在人口上,随着流民的编户,五年间,全国在册人口有了一个爆发趋势,从四五千万,迅速朝着六七千万飙升。
      按照朱由榔从各个统计数据中的估计,此时大明治下的百姓,总数应该在七千万以上,八千万以下。
      当然,由于人口普查技术的落后,这些人口不可能全部统计出来,大概八分之一左右的户口很难统计得到。
      不过这已经相当不错,起码比起以前几次的户籍清查,进步了很多。
      北方各省,包括辽宁,不含安北都督府,大约有三百六十万户,一千八百万口,只有南方的三分之一。
      但比起战争刚刚结束,河南、陕西等地赤地千里的情况而言,朱由榔已经很满足了。
      这些为以后的北方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
      如果想对西域用兵,从江南运粮的话,到甘肃、漠西、漠北等地,损耗率恐怕不会低于八成,所谓“千里馈粮,士有饥色”就是这个道理。
      尤其是西北,还没有漕运可用,必须得马骡牲畜慢慢运上去。
      所以最好的办法,还是得先把陕西、山西、河南等地经营起来
      再说,要是这些地方都是赤地千里,就算把西域打下来,也不可能守住。
      这次旱灾,虽然也引起了朝野议论,但大家并未太多担忧
      说起来,天行有常,不以尧存,不以桀亡,小冰河期的威力并不会因为朱由榔是个什么圣主明君就有所偏袒。
      和崇祯年间一样,这些年各地自然灾害同样不绝
      前年就有江西洪涝,后又山东蝗灾,今年又是两地旱灾
      只不过摊上一个管事的朝廷,管事的天子,虽然同样是灾害,但情况总归不会太恶劣。
      朝廷一直将维持各地农业生产恢复,看做重中之重,在这一点,什么新政都得让路。
      挣银子有什么用?能吃吗?
      好在度田以后,再加上向北方的大量移民,大明国内的土地矛盾大大缓解,至少在二三十年内,都不至于到达明中期那种兼并程度。
      更重要的是官绅一体纳粮,朝廷可支配的粮食大大增加
      对于救灾也就更加游刃有余
      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  财部的报告,是最为慷慨激昂的,财部尚书曾樱是张同敞的得力干将,颇为激动地向着一种君臣,展示了这几年财部的成果。
      财政收入达到每年五千万元,银行已经从沿海几个城市扩展到了半个江南,吸收存款不下两亿。
      相较而言,随着北方经济恢复,不需要更多的大额投入,支出减少,光烈十二年财政盈余一千二百万,是个不小的成就。
      当然,钱存在府库并没有什么用,既然今年盈余这么多,那么相应,明年就可以增加支出,很多过去搁置的政策、工程都可以再次上马,可能军费也会有所增长。
      钱,总是花出去才有意义
      财部对于审计工作,落实的很不错,让上首听报告的朱由榔频频点头。
      张同敞只从入阁以后,在朝中可谓炙手可热,现在都有不少人私下议论,瞿式耜致仕后,张同敞很有机会更进一步,就算不是首辅,也是次辅。
      虽说张同敞在阁臣中最为年轻,不过四十出头,但毕竟天子也才三十多岁而已,军中第一人李定国同样也才刚满四十。
      故而,虽说报告要交由都察院审议,但院中不乏想向张同敞示好,不吝惜溢美之词。
      但接下来,都察院和审计署的报告,就让人高兴不起来了。
      左都御史严起恒板着一张脸,摊开奏章,口中朗声而出的内容,却是让不少人心惊。
      在过去五年里,都察院共受理贪墨、渎职及其他案件,共四千八百余起,且有实据,最后终审的,有一千六百余起。
      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这个数字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,但严起恒却指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。
      那就是从光烈八年起,到光烈十二年,这些职务犯罪的数量,是在飞速增长的。
      光烈八年共定案一百五十起,到了光烈九年,这一数字就涨到了两百一十五起。
      到了光烈十二年,更是飙升到了五百一十起。
      而据严起恒所言,光烈十三年,仅是前半年,就已经有快三百起了,很显然,今年这一数字必然突破六百。
      这个增速比大明的经济恢复速度还要快
      当然,这也是朱由榔意料之中的事情
      战争结束了,人心思定,有些事情自然也就会迅速滋生
      尤其是施行新政的情况下,随着海禁开放,官绅一体纳粮,还有国债,国有企业,银行等等跟钱粮打交道的行当,天然就是滋生**的土壤。
      只是,朱由榔没有想到的是,这个势头会来得这么快,这么猛
      这些数据其实他早就知道了,甚至由于中书署的存在,他知道得远比严起恒他们要详细。